教养:孩子常说话得罪人让爸妈好尴尬!如何帮助-真人cs 

网易商城

我的美女好

主页 > 网站新闻 > 正文

教养:孩子常说话得罪人让爸妈好尴尬!如何帮助

2019-12-04 17:03 来源: 未知

 

22 --> 资料来源:远流出版

北京拓展公司

惊天30小时小孩宝宝妈咪妈妈孩子东山免费

状况来了:得罪人也不知道

孩子常常说些五四三的话,得罪了人也不知道,让爸妈超级尴尬。说话分不清楚场合,已经惹人生气了,还觉得自己表现得很好。问他知不知道哪里做错,竟然露出很委屈的表情,觉得是别人太爱生气,真是让人超级头痛!

其实孩子到四岁时,才可以察觉别人的想法,这时孩子随着心智能力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。最初是从吃的慾望开始,他发现有人喜欢吃甜甜的蛋糕,有人却喜欢喝酸酸的柠檬汁,因而理解到每个人的喜好可能不一样,也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和决定。

但是这时孩子只能判断出别人的情绪,却不清楚背后的原因。就像被妈妈叫住,看妈妈的脸就知道她在生气,却不知道是为什么,要到妈妈说明才会恍然大悟。此时的孩子对于情绪理解还停留在「外在规範」和「喜好物品」的阶段,所以请不要问孩子:「你知道我在气什么吗?」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陷阱题,因为他真的不了解。

等到五、六岁时,随着「因果关係」与「语言理解」的发展,对于情绪理解又往前迈进了一大步。这时的孩子不仅可以用自己的感受来推论别人的感受,还可以了解别人的「个性」和「经验」也会影响到反应,就像是害羞的小兔子和强壮的大熊两种不同的动物,在碰到狐狸时会有不同的感受与情绪。

绝大多数六岁的孩子会发现一个祕密,就是「情绪可以隐藏」。别人脸上的表情不一定是真正的情绪,例如小兔子的东西被小熊弄坏了,虽然口头上说没关係,但小兔子心里一定很难过。孩子就在跌跌撞撞的情境中学习分辨「隐藏情绪」和「真实情绪」,才逐渐发展出中级的情绪理解。

孩子往往知道归知道,但还是不熟练,因此常需要大人提醒。透过反覆尝试与练习来修正自己的错误,而学会避免冒犯别人。等到十岁时,这样自我修正的过程进而衍生为「自我反省」的能力,就不再需要他人提醒了。

给爸妈的话

孩子常会得罪别人,最重要的原因不是孩子调皮捣蛋,而是卡在「情绪理解」有问题。孩子不知道冒犯别人的原因,自然就不知道如何化解冲突,也不知道如何道歉。

我们常将「情绪理解」与「情绪察觉」混为一谈,才会误解孩子。「情绪理解」并不是看得懂对方的脸色,更要进一步了解是什么事情导致别人的情绪。因为可以察觉别人的想法,才会避免冒犯别人,进而拥有良好的人际关係。

「因果概念」不佳是导致「情绪理解」困难的最主要原因。孩子对于刚发生的事情无法回忆出正确顺序,常出现前后错置的情况,这使得孩子在推理上有困扰,因此无法理解别人的想法。

简单来说,就是孩子在「顺序记忆」上比较弱,才会造成困扰。爸妈需要做的不是把孩子拉到一旁,也不是教训孩子给别人看,而是要协助孩子培养出良好的「顺序概念」。

爸妈可以準备「顺序图卡」,让孩子练习观察图片中的细节,排列出正确的先后顺序,例如起床、刷牙洗脸、换衣服、吃早餐、出门。孩子必须先观察卡片中人物衣服变化的细节,再排列出正确的顺序。当孩子可以正确排列出顺序后,就鼓励孩子说出一个完整的故事。之后再渐渐增加卡片的数目,让孩子的情绪理解能力越来越成熟。

此外,爸妈可以透过「故事」引导孩子判断里面的角色有什么感觉?有什么想法?当孩子五岁以后,更可以让孩子开始说故事给爸妈听,都是不错的练习喔!

跟着光光老师这样做

每一个人都有「测试反应机器人」,只是我们忘记了,也忘记给我们的孩子。想想看小时候,我们是不是常跟着一群玩伴玩扮家家酒呢?

那就是真人版的「测试反应机器人」。我们在游戏中,假装自己是爸爸或妈妈,我们往往会回想他们都说些什么?会有什么反应?如果演得不像,玩伴们还会七嘴八舌地建议你要怎么说、要做什么,无形中,我们也就越来越能推理出爸妈的反应。

所以不是现在的孩子变得白目、变得自我,而是我们剥夺了孩子们正常的练习机会,只让孩子拚命地补习。平时可以帮孩子找一些玩伴,让他们自由自在地玩扮家家酒,藉此练习角色转换的过程,也能学会如何站在他人角度思考,发展出「情绪理解」的能力。

此外,我们还可以用三个「重点加强题」,帮孩子发展出更好的「情绪理解」技巧:

一、基于情境的理解

同一件事情,如果发生在不同情境,我们可能会有不同情绪反应。例如看到一条蛇,如果是走在草丛中看到,会让人感到恐惧;但是在动物园中看到,却可能让人觉得好奇。在判断别人情绪反应时,一定要配合当时情境才能正确理解。爸妈可以事先列出不同的情境故事,例如「小英在路上看到狗狗被车撞到了,你觉得小英觉得……?」这类的小故事,让孩子学习如何正确判断他人的情绪。

二、基于个性的理解

每一个人因个性不同,做的决定也会不同。在情绪推理时,一定要考虑到对方的个性,才能做出适当的决定。爸妈可以列出各种不同的「情绪」和「个性」,将它们分别写在卡片上。让孩子先抽出一张「个性卡」,再向孩子说出一个事件,然后请孩子在「情绪卡」中选一张他觉得最可能出现的情绪。透过游戏,让孩子学会同时注意事件与个性之间的关联。

这里也提供爸妈一些製作卡片时的内容参考。製作「情绪卡」时可列出的情绪有「开心、生气、忧虑、沮丧、烦恼、无聊……」;製作「个性卡」可列出「大方、骄傲、诚实、善良、温和、勇敢……」等等。

三、隐藏情绪的理解

在现实的社交生活中,我们常会隐藏真实的情绪,一来为了避免冒犯别人,二来为了保护自己。孩子非常天真,并不知道情绪是可以隐藏的,所以常会判断错误。当孩子撞到别人,而对方微笑地说「没关係」时,孩子真的会觉得没关係,而继续嘻皮笑脸,当然也会觉得不需要道歉。爸妈可以在讲故事时,找找类似的剧情,就可以顺势引导孩子学习故事角色的感受,让孩子学会分辨「隐藏情绪」和「真实情绪」。但是请记得,在六岁以后孩子才会渐渐发展出这样的能力,请不用过早带四岁的孩子做这部分的练习。

给爸妈的小提示

我超喜欢伊索寓言,故事中的每个动物都有不同的个性,就像是一个符号,博学的猫头鹰、倔强的驴子、狡猾的狐狸、忠实的狗、勇敢的狮子……。在唸一篇篇小故事时,也可以让孩子将「个性」与「行为」做好连结,帮助孩子的情绪发展打好基础。

《跟着光光老师,教出高正向小孩》

搜更多「 孩子、说话、爸妈、好尴尬、帮助、发展、情绪、理解、能力」相关经验新知。

搜寻,就从BabyHome开始。


作者简介

光光老师(廖笙光)

学历:
长庚医学院职能治疗学系
职能治疗师执照职字第000535号
政大公企中心MBA在职进修学分班
美国国际感觉统合协会SIPT认证训练治疗师

经历:
现任敦南儿童专注力中心技术长、中华儿童发展教育公益协进会理事



分享 列印 上海拓展训练 收藏
当孩子不懂察言观色,爸妈如何引导? 当孩子抱怨「不公平」是在找麻烦?可能是求救讯号!3重点须注意

延伸阅读


  • 4大临床常见影响怀孕的问题 从基础体温曲线看得出!
  • 打击流感!别轻忽喷嚏和咳嗽散播病菌的威力
  • 孩子常一遇到困难就习惯转头找帮手?透过小游戏培养勇敢与自信
  • 陪做功课一个小孩打倒两个大人!5步骤慢慢走入他的心
  • YouTube Kids竟播放暴力自杀影片!家长可先「将不当影片进行标记」